圆木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,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
一、技术准备
1. 图纸审查与方案制定:熟悉设计图纸,明确桩位布置、桩长、直径及承载力要求;编制施工方案,确定打桩顺序、机械选型及施工工艺。
2. 地质复核:结合地勘报告,复核施工区域土层分布、地下水位及障碍物情况,必要时补充勘探,调整桩长或间距。
3. 技术交底:组织施工人员、监理单位进行技术交底,明确质量控制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。
二、材料准备
1. 木桩选材:选用松木、杉木等耐腐蚀木材,含水率控制在25%以下,表面无裂缝、腐朽或虫蛀。桩尖需削成锥形,桩顶加设铁箍防裂。
2. 防腐处理:对木桩进行沥青浸渍或防腐剂涂刷,延长使用寿命。
3. 辅助材料:准备接桩用的钢板、螺栓及防腐涂料,确保规格匹配。
三、现场准备
1. 场地处理:清除地表杂物、平整场地,压实松软地基,设置排水沟防止积水。
2. 测量放线:采用全站仪定位桩位,插设木桩或喷涂标记,复核轴线偏差(≤20mm)。
3. 障碍物排查:使用地下管线探测仪确认桩位下方无电缆、管道,必要时联系产权单位迁改。
四、设备与人员准备
1. 机械配置:检查打桩机、运输车辆、起重机等设备性能,备足柴油、液压油等耗材。小型工程可选用柴油锤打桩机,大型项目需配置静压桩机。
2. 人员培训:操作人员持证上岗,开展安全培训,明确指挥信号及应急流程。
3. 试桩验证:选取3-5根试验桩,记录贯入度、回弹量等参数,验证施工方案可行性。
五、审批与应急预案
1. 手续办理:取得施工许可证、夜间施工许可(如需),向市政部门报备占道情况。
2. 应急预案:制定塌孔、机械故障等突发情况处置措施,配备急救箱、灭火器等物资。
通过系统化的准备,可有效规避施工风险,保障圆木桩工程的顺利实施。需特别注意材料防腐、定位及地下环境探查等关键环节。
